因时而动 顺势而为 不断推动教育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7-06-16文章来源:www.63365.com(武汉)关心下一代网 浏览次数:

内容提要:

因时而动  顺势而为

不断推动教育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


教育部关工委主任  李卫红

2017年6月14日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齐聚在魅力之城镇江召开全国教育关工委创新案例交流会,主要是总结和交流教育关工委工作新经验、新成效,推动教育关工委工作的创新发展。近年来,各级教育关工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积极推动关工委工作的创新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次各地各校推荐的100个创新案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了教育关工委工作创新成果。上午通报的“十佳创新案例”和20个“优秀创新案例”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关工委对受到表彰的单位和案例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还有很多优秀的案例,由于名额有限,没有受到表彰,甚至没有入围推荐名单,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慰问和感谢!今天一天10个单位作了大会交流,听了很受启发,个个接地气个个有特色,个个有成效。会后,我们还要去镇江西津渡社区和江苏大学参观,相信通过这次会议交流,对教育关工委工作创新会有新的推动。借这个机会,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深刻认识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工委工作的创新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他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我们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方向、是钥匙、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这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也是教育关工委改革创新的时代大背景。

创新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去年的高校思政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指出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从高校育人实际出发,对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和方法。作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关工委来说,推进工作创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关工委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26年来,经历了开创探索、巩固发展、深入提高等不同阶段,各地教育关工委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拓展工作平台,打造工作品牌,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关工委的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都在发生变化,特别是作为互联网“主力军”和“原住民”的青少年一代,他们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和多元,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方法与青少年交流沟通必然会出现一定的障碍。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拓展新的平台、渠道,提高新形势下关工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关工委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变化的时代继续发挥关工委工作的独特优势,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的发展。


二、深入总结教育关工委工作创新的鲜活经验

26年的工作实践,特别是近几年的创新实践,教育关工委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创新经验,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工作内容的创新。内容为本,品质为王。各级教育关工委在创新实践中注重工作内容的丰富、工作内涵的挖掘、工作质量的提升,使关工委工作的内容不断拓展、领域不断拓宽、成效更加显著。如,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驻京高校大学生开展向河北省捐赠军训服装工作,从最初的扶贫帮困到对口支教、到实践育人,把捐赠活动变成了开展德育教育的社会大课堂。江苏大学关工委在大学生中开展“奇思妙想征文”活动,并联系对接民营企业,把奇思妙想变成了创新创业,既点燃了大学生创新梦想,又拓展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支持,受到了学校、企业和大学生的欢迎。北京大学关工委依托杨辛先生捐赠的荷花艺术藏品和资金,建立荷花艺术藏品展馆、设立杨辛荷花品德奖、组建荷风学社、招募培训志愿者,打造立德树人教育基地,构建了立体化多维度育人体系。

二是突出活动形式的创新。形式是内容的助推剂往往会影响到内容的效果。各级教育关工委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工作形式创新,收到了明显成效。如,“院士回母校”、“大国工匠进校园”两项活动,根据学生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的特点,采取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的活动模式,改变以往作报告的单一形式,以面对面访谈形式,让学生担任主持人,访谈话题事先通过网络、微信等在学生中征集,并设置互动环节,让院士、工匠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活动全过程中引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强化与学生的互动。正是这些形式创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活动的效果深入持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工委搭建“故事”平台,组织老党员从亲身经历出发,用故事讲道理,通过故事语言与亲和力,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事例,使学生感同身受,触及灵魂,启迪思想。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关工委成立“二十三年红旗不倒读书协会”,通过辅导、座谈、报告、访谈、演出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读红色著作、看红色电影、唱红色歌曲,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文化思想阵地,使理想信念教育更鲜活、更生动。

三是突出工作手段的创新。我们生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谁用好了新媒体,谁就赢得了青少年。各级教育关工委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关工委工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部关工委在一报一网四刊的基础上,开设微信公众号,开通微信群,使教育系统关工委的信息交流更便捷高效。河北省教育厅关工委依托河北远程教育网,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专题网页》公益性服务平台,形成了上、下联动,家校共育的“互联网+”立德树人长效激励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在“思齐计划”的基础上,建设“思齐网站”,开办“思齐学堂”,开通“思齐聊聊吧”,开拓了“思齐+”的育人新格局。南开大学关工委邀请退休名师为新生录制通识性系列微课,并通过南开大学新生服务网、新生读书群、南开大学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推送,反响热烈。

四是突出组织方式的创新。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唯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的最大化。各级教育关工委加强与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的有效协作,借助外部力量、发挥各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合力,推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发展。“院士回母校”、“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都是与教育部职能部门和兄弟部门合作,发挥优质社会资源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典范。各地各校关工委在这方面也都有很多很好的做法。如,延边大学关工委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关工委积极开展以“共建基地、共育队伍、共享资源、共谋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校地合作共建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推进了大学和地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快速发展。福州闽清城关学校校村联建关工委,让村支部书记担任学校关工委的主任,让有声望的企业家参与到关工委的建设中来,既满足了关工委班子的建设需求,又强化了关工委的领导力量,达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增强了关工委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当然了任何创新都不可能是单一的,也不一定局限于上面的四个方面。这次案例评选活动得到了各地各校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我们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组织省级教育关工委、高校关工委和部分专家进行了投票,由于各地推荐案例都很优秀,再加上投票评选本身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评选结果不一定人人认可,没有入选的案例也不能说不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形式,目的是为了学习宣传教育关工委的创新成果。希望大家不要太在意评选结果,更不要纠结于没有入选,而是把精力专注于好经验的学习上。这些经验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各地各校辛勤耕耘的结果,是大家智慧的结晶,我们一定要学好、用好。


三、积极推动教育关工委工作的创新实践

创新无止境,永远在路上。推动关工委工作的创新发展,我认为要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一是要勤于学习。学而后知,知而后行(《礼记学记》)。学习是创新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学习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法宝,是我们党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教育关工委唯有加强学习,才能了解新形势、树立新理念、掌握新技能,才能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推动关工委工作的创新发展。要学习新知识、新信息,拓展知识面,跟上形势发展,把握交流的主动权;要学习新技术、新本领,熟练掌握新形势下与青少年开展交流的工具;要学习网络文化,深化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了解熟悉青少年网络交流习惯,提高与青少年网络交流的能力;要加强学习型关工委建设,努力形成独特而浓厚的关工委组织文化氛围,为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是要善于继承。温故而知新(《论语》)。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教育关工委成立20多年的工作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关工委特色的工作平台和工作品牌,这些平台和品牌是关工委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财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出了独特贡献。关工委工作创新不是放弃这些平台和品牌,而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在继承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推动工作的新发展。各级教育关工委要注重工作总结,凝练实践经验,着眼于形势任务需要,不断完善已有做法,推进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是要精于研究。实践在即,理论先行。理论研究是工作创新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会上强调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这三个规律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遵循,是教育关工委开展工作研究的重点。要发挥教育关工委“五老”,特别是老专家、老学者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关心下一代工作特点和规律,努力建构科学的关工委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关心下一代工作水平;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把准当代青少年思想脉搏,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不断增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针对性;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五老”队伍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吸引“五老”、凝聚“五老”的有效方法,不断壮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队伍,等等。

四是要勇于实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实践是创新的源头活水。想的再好如果不干,永远是纸上谈兵。看准的事情,就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边干边完善。像“院士回母校”、“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有了想法,我们就立即行动,先试点,再总结完善,再全面启动。如果有了想法犹豫不定,一方面可能错过了最佳时机。如,“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先后就弘扬工匠精神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中央电视台又刚刚播放《大国工匠》专题片,我们举办“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恰逢其时,立即引起了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共鸣。另一方面,如果不去做,又怎么知道想法是否可行、是否有效,只有去做了,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得成效。希望各地各校关工委在实践上再多下些功夫,多一份勇气,多一些探索,找到既适应学生特点和需要,又能充分发挥关工委优势的新平台、新品牌,使关工委的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同志们,我们正处在大变革大创新的时代,我们要积极投身到时代发展的洪流中,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推动教育关工委工作迈向新台阶。

谢谢大家!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